賀(hè)姓,據1998年統計,是第97大姓。
「賀」源出
一;為「慶」氏所改,據《通志.氏族略》所載,春秋時齊桓公之孫公孫慶克,他的兒子慶封以父名為氏。東漢時有慶純,任侍中,當時漢安帝之父為清河王劉慶,為畢清河王的名諱,慶純改姓為「賀」氏(取「賀」與「慶」兩字義同)。故東漢永初元年(107年)后方有賀氏。二﹕為鮮卑族復姓所改。據《魏書.官氏志》所載,南北朝時,北魏有代北復姓「賀蘭氏」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后,定居中原,代為漢姓「賀」氏。
遷徙分布
中國賀氏播遷各地,主要是在漢代之后,分布地區廣泛,郡族門望較多。據《元和姓篡》記載,慶質的孫子叫賀齊,為三國時吳國大將軍,齊的孫子賀邵任中書令,邵的兒子賀修在西晉任太子太傅,修的12世孫賀德仁為唐太子中書舍人,德仁的侄孫賀默為彭州刺史,德仁的侄曾孫就是唐玄宗時秘書監賀知章。又據《古今姓氏書辯證》記載,南北朝時,后燕有清河太守賀耕,南涼都樂都(今屬青海)有將軍賀連,宋朝時有忻州定襄(今屬山西)賀氏、易州(今屬河北)賀氏、開封陳留(今屬河南)賀氏、蔡州(今河南汝南)賀氏、洛州(今河南洛陽)賀氏、濟南(今屬山東)賀氏、會稽(今浙江紹興)賀氏、齊州臨邑(今屬山東)賀氏,密州(今山東諸城)賀氏等。
堂號
“四明堂”:唐朝時光祿大夫賀知章,詩作得最好,書法也漂亮。醉后作詩填詞寫字,毫不費力就成了卷軸。他自號“四明狂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