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姓始祖
田完(陳完、媯完)。第一氏、第二氏、第三氏、第四氏、第五氏、第六氏、第七氏、第八氏族人與田氏族人同宗同源,皆尊奉田完(陳完)為得姓始祖。遷徙分布
第五氏復姓或是古老的漢族姓氏,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一千零五十九位,望出隴西郡、東郡。第五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東漢時期,關中地區田氏后裔主要有兩支,第五姓和法姓。據《風俗通·姓氏篇》載 “第一氏,其先諸田徙園陵者多,故以次第為氏。第二氏,田廣之孫田登為二氏。第三田廣之孫田癸為第三氏。第五氏,齊諸田之后。漢高祖徙諸田,而有第一至第八氏,漢第五倫,其后也。第八氏,亦齊諸田之后,田廣之弟英為第八門,因氏焉。”其中第一、第二、第三氏,均無事跡。第八氏中有一位叫第八矯的曾為王莽的講學大夫。第五姓望居隴西郡(戰國時秦國置郡。相當于現在甘肅省東鄉以東及隴西一帶地區)。今江蘇省的揚州市,天津市,陜西省的咸陽市涇陽縣、旬邑縣、彬縣、西安市高陵縣,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吳忠市,浙江省的舟山市定海縣,安徽省的滁州市,臺灣省的臺北市文山區內湖等地,均有第五氏族人分布,總人口約四千三百余。堂號
隴西堂:以望立堂。